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信息 >

所得税专项扣除(所得税怎么算)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所得税专项扣除,所得税怎么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

2、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3、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4、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5、   下列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1.资本性支出。

6、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7、   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8、   4.各项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

9、   5.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10、   6.各类捐赠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11、   7.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12、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13、   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

14、同时,对小型企业实行二档优惠税率。

15、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3万元至10万元的,税率为27%; 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

16、   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17、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 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

18、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19、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