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补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补钙的注意事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机体缺钙时,一方面由于缺乏构成骨的原料,骨代谢向骨质溶解方向加强;另一方面,血钙降低到阈值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可使血钙升高),增加骨吸收,使钙从骨组织游离出来进入血液。这两种因素都会导致单位体积骨量的减少,所以缺钙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老年性和特发性),还是各种其他疾病或药物继发的骨质疏松症,补钙都可以减少骨丢失,是基本的辅助治疗。但在临床工作中,补钙可能不够合理。那么,为了合理的调节补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钙的选择要合理。
病例:患者是一名50岁的妇女,有肾结石的病史。她接受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补钙治疗,并使用碳酸钙片作为钙剂。半年后肾结石明显增多。
分析:以钙的生理生化功能和药理作用为基础,以钙盐为主要成分的制剂称为钙剂。钙剂种类繁多,按成分可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钙。无机钙主要有氧化钙、碳酸钙、磷酸氢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等。有机酸主要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和柠檬酸钙。无机钙含钙量高,但大多溶解度低,对胃肠道刺激大。一般来说,有机酸具有良好的整体溶解性,但钙含量较低。
在选择钙的时候,要结合人的特点和疾病。例如:
1.胃酸缺乏的人基本不吸收无机钙,老年人胃酸分泌往往减少。因此,建议65岁以上、胃酸缺乏的人群服用柠檬酸钙等有机酸钙,一般人群选用碳酸钙等含钙量高的无机钙;
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常合并高磷血症。不应使用磷酸钙(磷酸氢钙)。应使用碳酸钙、柠檬酸钙、醋酸钙,可补钙或作为高磷血症的磷结合剂,降低血磷浓度。
3.柠檬酸钙增加肠道铝吸收,服用铝剂者禁用;
4.葡萄糖酸钙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5.醋酸钙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所以不适合高血压患者和心功能不全者。
长期使用一般钙剂,如病例中的碳酸钙,会引起血钙和尿钙浓度升高,增加尿草酸钙结晶和结石形成的风险,尤其是有尿路结石病史的患者。柠檬酸钙对钙有很强的络合作用。当柠檬酸浓度增加时,草酸钙、游离钙离子和磷酸钙可以结合置换,形成易溶于水的络合物,抑制草酸钙在过饱和状态下结晶形成结石。建议泌尿系结石患者补钙时使用柠檬酸钙。
注意:用量和用法有讲究。
案例:一名68岁的男性患者服用碳酸钙,每次600毫克,早晚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半年后因心慌乏力就医,发现血钙升高。经检查,认为是补钙过多引起的高钙血症。
分析: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800 mg,是达到理想骨峰值、维持骨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膳食钙供应不足,钙补充c
补钙后,建议每三个月检测一次血钙和尿钙的浓度。如出现高钙血症,应停药,尿钙升高时应减少钙的用量。
服用钙剂,一次服用大剂量,不如分次服用。可以早晚各服用一次,也可以一天3-4次。普通碳酸钙在酸性环境下吸收更好。碳酸钙随食物服用时,由于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可提高钙的吸收效率。如果老年人无条件服用有机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服用碳酸钙。有机钙不需要胃酸活化,也不一定要和食物一起服用。同时要注意,含草酸较多的蔬菜(菠菜、苋菜)降低钙的吸收,尽量避免与钙一起使用。
注:“黄金搭档”缺一不可。
病例:患者,70岁男性,患有慢性肾炎和尿毒症继发骨质疏松症。只给了他口服碳酸钙和维生素D咀嚼片。
分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骨骼健康,保持肌肉力量,增强身体平衡,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在补钙的同时,维生素D作为“黄金搭档”不可或缺,也是基础治疗。
虽然有些钙剂(如cases)中添加了维生素D,但用量远远不够。我国相关指南推荐,使用普通维生素D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 IU/d,普通维生素D可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故可用活性维生素D代替补充剂,包括-骨化三醇(每日0.25-1.0 g)或骨化三醇(每日0.25-0.5 g)。
肾衰竭继发的骨质疏松症因活性维生素D合成而减少,但只能补充骨化三醇,因为-骨化三醇需要肾脏活化,而这种活化酶在肾衰竭患者体内减少。
临床上同时使用钙和维生素D制剂时,还应每三个月监测一次血钙和尿钙。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