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处及翻译】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日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句中的“人间”指的是平地或普通地区,“山寺”则指位于山中的寺庙。在四月时,平地的花早已凋谢,而山上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种现象反映了海拔不同导致气候差异的现象,也体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出处和翻译的详细说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诗名 | 《大林寺桃花》 |
创作背景 | 白居易在游览庐山大林寺时,看到山中桃花盛开,与平地已无花形成鲜明对比,有感而发。 |
诗句含义 | 四月时节,平地的花已经凋谢了,但山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
表达情感 |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时间流逝、季节变化的感慨。 |
文学价值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 |
三、翻译与赏析
翻译:
四月的春天,平地上百花都已经凋谢了,但在山中的寺庙里,桃花才刚刚盛开。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环境下的季节差异。诗人用“人间”与“山寺”作对比,不仅表现出地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
四、结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真实写照,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它提醒我们,世界之美往往存在于细节之中,也鼓励我们在平凡中发现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