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信息 >

sei膜附着在哪(sei膜)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sei膜附着在哪,sei膜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液态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与电解液在固液相界面上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覆盖于电极材料表面的钝化层。

2、这种钝化层是一种界面层,具有固体电解质的特征,这层钝化膜被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简称SEI膜。

3、SEI膜的形成过程,即电化学反应过程。

4、在电压达到一定值时,在负极表面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

5、在实际生产中,主要是电池化成这一步形成膜的。

6、扩展资料锂枝晶生长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根本问题之一。

7、锂枝晶的生长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电极和电解液界面的不稳定,破坏生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锂枝晶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消耗电解液并导致金属锂的不可逆沉积,形成死锂造成低库伦效率。

8、锂枝晶的形成甚至还会刺穿隔膜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短接,造成电池的热失控引发燃烧爆炸。

9、关于锂枝晶的生长机理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论。

10、由于锂离子电池怕水怕氧,常用的表征SEI的技术手段非常有限。

11、利用各种电镜技术在纳米尺度理解锂枝晶生长的演化过程对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12、常规的透射电镜由于高能粒子的照射,容易引起SEI及电极结构的破坏。

13、虽然低温冷冻电镜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使用条件的限制,在实验中无法使用常温电解液,也无法实现原位观察。

14、有学者在前期利用原位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对锂离子电池多种负极材料SEI膜成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EI膜成膜电位比金属锂沉积电位更正的特点,设计了两步法研究锂枝晶的实时原位观察实验。

15、研究者可通过利用EC-AFM实时研究以碳酸乙烯酯(E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为基础电解液的SEI膜的生长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位锂枝晶的生长观察。

16、通过对这两种电解液所形成的SEI膜的杨氏模量、CV图谱及EIS阻抗谱分析,结合XPS光谱分析,研究者发现FEC电解液所形成的SEI膜中含有较多的LiF无机盐,由于LiF具有较好的硬度和稳定性,使得SEI膜具有较高强度,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

17、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界面特性百度百科-氟代碳酸乙烯酯百度百科-锂枝晶。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