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信息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的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的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2、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3、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4、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 【注释】 辋川:水名,在今山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

6、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

7、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

8、 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9、 转苍翠:一作“积苍翠”。

10、转,转为,变为。

11、苍翠,青绿色*。

12、 潺湲(chányuán):水流声。

13、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14、 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

15、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16、 渡头:渡口。

17、 墟里:村落。

18、 孤烟:炊烟。

19、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值,遇到。

20、接舆,陆通先生的字。

21、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

22、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

23、五柳,陶渊明。

24、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25、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26、 【翻译】 寒山变得格外苍翠,秋水在日日夜夜慢慢悠悠地流淌。

27、我时常独自一人柱着拐杖伫立在茅舍门外凝望着秋山的苍翠,在秋风中聆听暮蝉的吟唱。

28、在渡口那边的太阳快要落山,村子里一缕缕的炊烟袅袅地升起来的时候,我又遇到了如同接舆的醉酒狂徒裴迪,他站在我的面前,疯狂地吟诗、唱歌。

29、 【赏析】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

30、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

31、王维官终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32、 王维青少年时即富于文学才华。

33、开元九年(721)进士,为大乐丞。

34、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35、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36、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

37、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已有归隐之意。

38、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39、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40、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41、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42、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亦日深。

43、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居于终南山,后因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墅,遂与好友裴迪游历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44、辋川,在蓝田县城南的终南山麓,那里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是秦岭北麓一条风光秀丽的川道。

45、辋川在历史上不仅为“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而且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素有“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之誉。

46、其中“辋川烟雨”为蓝田八景之首。

47、这首诗即为王维与裴秀才在此游赏之时所作。

48、 本篇是一首写景之作,作品描绘了诗人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

49、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喻自己,人与秋景巧妙融合,形成了物我一体的艺术意境,流露了闲居的乐趣,抒发了对朋友之间的真切情谊。

50、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开篇直接写景。

51、在诗人的笔端,时节虽已深秋,然而山却变得更为“苍翠”,水也流得愈加“潺湲”,“寒山”不寒,“秋水”亦不幽了。

52、非但没有一丝寒冷凄切之感,反而令人对秋山秋水产生了一种难得的爱恋。

53、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一“转”字,恰切地写出了秋山色*彩变化的动感形态。

54、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两句是在写人,也是在写情趣。

55、“倚杖柴门”干什么?凝望远处日渐苍翠的“寒山”;“临风”又为何?听“暮蝉”的鸣唱,流露出了诗人当时特有的那种悠闲,那种自由自在,那种超然物外享受山林幽居生活的闲适和乐趣。

56、有必要提及的是,按照律诗的格律要求,颔联应该是对仗的,首联不必对仗,但诗人为了表达的需要,突破了格律的束缚,反格律而为之,变成了首联对仗,而颔联则不对仗。

57、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联中诗人又回过头来,再写秋景。

58、在描写的事物上,选择 “落日”和“孤烟”,是很有目的性*的,既交代了时间点--傍晚时分,又点明了诗人的着眼点--极具代表性*的水边的渡口和远处的村落;一幅秀美壮观的山村日暮图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59、 最后“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两句诗人再次写人写情。

60、这里写的是诗人遇到了一个喝醉了酒的人,是裴迪,诗人的好朋友。

61、“复值”,又碰到之意。

62、喝醉了酒的接舆--裴迪,在 “五柳”--诗人面前狂歌。

63、乡村风情人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64、 这首诗既描写了优美的山村秋景,又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还采用了景物、人物交错描写的行文方法,景物与人物相映成趣,描写与抒情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音乐、诗画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