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信息 >

宗法制作用(宗法制的内容)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宗法制作用,宗法制的内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2、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

3、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4、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5、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6、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

7、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

8、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

9、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

10、若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

11、和大宗相对应的是小宗。

12、在一般情况下,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

13、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

14、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

15、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

16、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和小宗的区别与贵族等级里的层层封建是完全合拍的。

17、如果说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那么,宗法制则以注入了特定内容、贯彻了崭新原则的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秩序得到稳固。

18、文献和彝铭记载中屡有“宗周”的记载,《诗经·公刘》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19、”从宗法系统看,周天子乃是地位最高的宗子。

20、周初,宗法制首先在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以后逐渐及于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具有了普遍性质。

21、如此,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22、   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在整个贵族阶级中占居首要的地位。

23、但是这并不排斥异姓贵族。

24、一方面,宗法制度的原则,通行于所有的百姓贵族;同时,在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之间,还要通过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之国,用以加强联系。

25、这种通婚关系,是对宗法关系的补充。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