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通信 >

今日宝宝为什么有肛欲期(宝宝肛欲期 爹妈如何应对)

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宝宝为什么有肛欲期,宝宝肛欲期 爹妈如何应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肛交期是什么?

2、 肛门欲望是指在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带给孩子的一种性体验,孩子会在憋尿中获得这样一种生理快感。正是通过肛门欲望期,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才能给孩子带来性体验。所以孩子在憋尿中获得性快感。有些宝宝甚至对自己的排泄物很迷恋,很好奇。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玩自己的排泄物或小便。

3、 那时候肛门欲望期一般1-2个月就结束了,所以家长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批评孩子,因为你的批评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孩子一紧张,大便控制的节奏就会失控。这样拉胯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肛门欲望的终结也会延迟。如果孩子处于肛门欲期,家人一定要保持一种态度。全家人都不能怪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也不能拿孩子当笑话玩。这会让孩子产生自尊感、羞耻感和焦虑感,让孩子的成年性生活出现心理障碍。

4、 如果你的宝宝执着于排泄物,家长千万不要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应该告诉你的宝宝这个东西有细菌。学完一定要洗手,不然会生病的。父母可以帮孩子洗手。也可以告诉孩子以后要上厕所,这样心态平和才是帮助宝宝度过肛交期的正确方法。

5、 肛门欲望的时间跨度:

6、 一般孩子的肛门欲望期会在两个月左右结束。肛门欲望期的结束,预示着孩子的性心理正在走向下一个阶段,——生殖器阶段。在这两个月里,如果大人训练孩子小便过于严厉,孩子会感到紧张,心理压力很大,会打乱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节奏。孩子尿裤子的次数越多,他们的肛门欲望期就会推迟得越久。有些孩子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都没有结束肛门欲望期,性发育陷入停滞。

7、 肛门欲望期的特点和表现;

8、 大约一岁半到三岁,肛门欲望期的表现出现;

9、 孩子学会脱裤子解尿后,反复憋大便或小便,解大便或小便在胯部,是肛门欲望的典型表现。有的孩子在憋大便或小便时,会躲在自己的房间里,躲在窗帘后,躲在房间门后;

10、 小便或大便时,会出现面红、出汗、全身紧张、双手握拳、四肢关节屈曲等。这是儿童性快感的一种表现;

11、 解决地上的大便或尿液,仔细研究,特别注意自己的大小便,用手摸尿,给大便命名等。

12、 频繁上厕所排尿,排便节奏与以往不同,有时2~3天就会出现一次排便,或憋着排便时间较长;这些都是孩子肛门欲望到来的表现。在肛门欲望期,孩子在练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这样的练习也给孩子带来了性体验。如果孩子肛交期顺利,一般2个月左右结束。肛交期的结束,预示着孩子的性心理正在走向下一个阶段,3354生殖器阶段。不是每个孩子都有非常明显的肛欲表现。进入肛门欲望期后,孩子会继续吃手指,咀嚼东西;

13、 性别意识的发展:观察和学习父母在家庭中的性别角色。2岁以后,男孩逐渐摆脱母亲的身份,转向父亲的身份。学习和理解他们的性别角色。孩子在3岁左右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性别。

14、 父母处理孩子肛门欲的原则是:

15、  原则一,接纳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现。

16、 家长要了解孩子肛门欲望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明白这是孩子性发育的一个阶段,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和尊重孩子的发展。不能像家人说话一样尿裤子或者在裤子里大便,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话。家庭成员对孩子肛门欲望的表现应该有相同的态度,否则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导致这个阶段的延长。

17、 妈妈没有接受孩子肛门欲望期的表现,对孩子发脾气会导致孩子神经紧张。当孩子无法承受来自父母的压力时,她会处于退缩状态。她希望能回到童年,那时她尿裤子了,妈妈不会打她。这是孩子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18、 第二,不要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排尿或排便。

19、 家长不要对正在小便的孩子说:“你看你憋不住了。上厕所!”不能把正在小便的孩子直接带进卫生间或者强行坐在马桶上,这样会破坏孩子正在进行的体验。

20、 第三,不要把孩子大便节律的变化当成便秘。

21、 当孩子大便节律发生变化时,家长不要轻易将其作为便秘,用开塞露和肥皂条强行塞住肛门。这种恐惧和痛苦会和孩子的大便紧密联系在一起,会让孩子产生大便的恐惧和痛苦。这样一来,孩子就会长时间克制自己不排便,最终导致真正的便秘。

22、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大便节律的改变而给孩子吃中药和大量的水果蔬菜。这不仅会改变他们肛肠期的发育过程,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不健康的迹象”,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形象,对大便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23、 原则四,冷静处理孩子尿裤子。

24、 当孩子在裤子里大小便的时候,冷静温柔地告诉孩子:宝贝,这不是问题。妈妈会给你穿上干净的裤子。家长不要说没用的废话,比如“宝宝,下次记得上厕所”。孩子已经知道要去卫生间小便,但目前还做不到。家长不能极度焦虑,还要装作很平静。孩子会看透大人的心,知道父母不会接受他此时的状态。

25、 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排便的时候,失去了接纳孩子的本能,

26、  当妈妈告诉女儿“请下次去厕所”时,就给孩子带来压力,女儿很清楚自己应该去厕所小便,但她又无法做到,这样的纠结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痛苦,从而使孩子出现情绪变化。如果孩子尿裤子的次数很频繁,可以给孩子用纸尿裤,减少孩子对自己反复弄脏裤子感受到的压力。

27、  原则五,不可以羞辱、耻笑、责骂和威胁孩子。

28、  成人不可以对孩子说:“都这么大了还尿裤子!”“怎么不知道去卫生间大便?!”“你怎么这么笨啊!”“其他小朋友怎么不像你尿裤子呢?”“你再尿裤子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下次记住不要尿裤子!”……打骂和羞辱并不能够改变孩子生命发展的本能,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贬心理,影响孩子的人格中自尊的建构。

29、  原则六,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和减压。

30、  当孩子经历搬家、换了新的幼儿园、父母关系不和睦、亲子关系淡漠、换了新的保姆、妈妈再次生育、孩子生病后机能的倒退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大小便反常,父母需要审视孩子的生存环境,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孩子的大小便上。少数孩子极其不愿意坐马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到商场选购他喜欢的儿童马桶,可以在马桶旁边放上孩子喜欢的少量玩具,这样的方式比强制或者威胁孩子坐马桶更有效。

31、  排除了生理性疾病,5岁的女孩尿裤子和尿床是缺乏父母的关爱引起的。母亲将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母爱是孩子精神成长最主要的营养,孩子会不遗余力地想获得母亲的关注和爱。如果孩子唯一能够吸引母亲关注的就是尿床,那么她就会一直持续尿床。妈妈可以选择,是继续热爱工作,还是爱自己的孩子!

32、  原则七,父母要与老师积极沟通。

33、  当孩子出现肛欲期表现后,父母要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在老师的配合下,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如果无法让老师配合,可以让孩子暂时离开幼儿园,等肛欲期度过后,再进入幼儿园。

34、  老师要理解孩子肛欲期的现象,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上洗手间,不要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老师的解便规则,比如午睡前必须解便,上床后不可以解便,上课不可以解便等等,孩子自主大小便更有利于孩子顺利度过肛欲期。

35、  原则八,不要打搅孩子对排泄物的研究。

36、  当孩子对自己的排泄物进行研究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要将大小便到处涂抹。如果仅是孩子的手上沾上了大小便,父母温和地告诉孩子,大小便中有细菌,如果不先洗干净手上的大小便,会使身体得病,协助孩子洗干净就可以了,不要以“肮脏”“羞”等概念来训斥孩子不讲卫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