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沙利度胺最新信息,沙利度胺的前世今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沙利度胺(沙利度胺)
化学结构:谷氨酸衍生物,在生理ph-R(右旋)和S(左旋)有两种光学异构体
r构型-具有镇静作用。
s构型-致畸。
药物动力学
1.健康人口服200毫克后的血药浓度峰值为0.8 ~ 1.4微克/毫升。
2.平均峰值浓度为4.4小时。
3.吸收半衰期约为1.7小时。
4.消除半衰期为4-28小时,平均约为8.7小时。
回顾历史
1954年在前联邦德国首次合成。1956年在德国上市,被广泛用作镇静剂和预防妊娠呕吐。
1960年,欧洲的医生开始发现,这个地区的畸形婴儿出生率明显增加。
1961年,世界市场召回,禁止上市。当时,全世界约有15000名婴儿受害。
1963年正式退市。导致新药测试的法律法规诞生了!
1965年,意外发现沙利度胺能有效缓解麻风皮肤结节红斑患者的皮肤症状。
1991年发现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a-抗炎作用
1994年发现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答?抗肿瘤效果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
1.抗血管生成作用:用于抗肿瘤和治疗血液系统疾病。
2.免疫调节作用(抗炎作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免疫性疾病和皮肤病。
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镇静):催眠、镇痛、抗呕吐、抗焦虑、抗焦虑。
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1.局部治疗:手术和放疗。
2.全身治疗:化疗、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
直接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特点:
1、低毒性
2.肿瘤中未成熟的血管对药物敏感。
3.放大效应
4.内皮细胞遗传性状稳定,耐药几率小。
5.与放疗和化疗的协同作用。
反应停用于抗肿瘤治疗;
神经胶质瘤、肾细胞癌、肠癌、肝癌、肺癌、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瘤
癌症相关恶病质的临终治疗
肾细胞癌:肾细胞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一些临床试验证明沙利度胺对肾细胞癌有一定疗效。
转移性结肠癌
沙利度胺联合伊立替康和5-FU有一定疗效,同时也减少了后者最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肝细胞性肝癌
肝细胞癌是一种血管癌。国外报道沙利度胺(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多用于治疗晚期患者。
前列腺癌
g等随机对照试验,单用泰索帝和泰索帝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显示,PSA下降50%,单用组下降35%,联合组下降53%。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恶性黑色素瘤
Hwu等联合应用反应停和TMZ,38例患者中10例部分缓解,4例轻度缓解。
用法用量:
最好从100mg/d开始,达到患者的最大耐受量。根据临床观察,100mg/d-500md/d。
沙利度胺用于治疗血液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白血病(难治性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浆细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难治性复发)淀粉样变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沙利度胺治疗血液病的合理性
血液肿瘤:有血管生成。
既往资料:对MM、CML、AML、MDS、骨纤维、淋巴瘤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沙利度胺:Thalomid,cel gene 2006年5月26日,FDA多发性骨髓瘤
1.沙利度胺单药治疗晚期多发性骨髓瘤(MM)
1999年,Singhal等人首次证明沙利度胺对传统或大剂量化疗耐药的MM有效。
2.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和化疗治疗晚期多发性骨髓瘤
许多研究证明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有协同作用,两者合用有效率超过41%。
3.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应用
207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增加剂量化疗和巩固维持治疗
剂量:
常规50mg开始,每周增加50mg直至200-300mg/天,100-200mg/天的小剂量治疗,都达到了同样的效果。个体化临床剂量,ASCO将于2006年公布IFM01-02研究的最终分析结果:100mg/天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在MM特别是难治性或复发性MM方面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副作用相对于大剂量化疗、骨髓移植小,且使用方便、费用小,无严重的毒副作用。
可以单药使用,更常见====联合用药 可以用于初治患者,更可用于===复发、难治患者
可用于诱导缓解,更重要的是用于=====减少复发、维持缓解、巩固疗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单药治疗MDS的几个临床实验中,分别取得了25%-62%的缓解率。实验表明反应停主要作用于红系,对其他两系也有一定作用。
骨髓纤维化
包括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CIMF和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研究纤维化与细胞因子关系,TNF-a抑制ECM合成并促进分解
复发难治性淋巴瘤
Hannea等联合美罗华16例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13例(81%)达到缓解,其中5例CR,中位无进展生存为20.6个月,达完全缓解
沙利度胺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尤其对盘状或亚急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白塞氏病 复发性口腔溃疡 系统性血管炎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征 成人Still‘s病 多发性皮肌炎/皮肌炎(DM) 结节红斑 脂膜炎
反应停可治疗的免疫相关病: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AIDS相关的 Kaposi’s 肉瘤 炎性肠病(Crohn’s 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抗炎作用:
1、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此药可稳定大鼠和人的肝脏溶酶体膜,拮抗PGF一2 α 、乙酰胆碱、组胺以及5一羟色胺等炎症介质。
2、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产生(IL-1、6、TNF-)
刺激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IL-4,IL-10)
-----反应停可以通过抑制以上细胞因子作用来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白细胞对炎症部位的趋化作用,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在红斑狼疮中的应用
1975年Barba Rubio等首先报告反应停对盘状红斑狼疮有显着疗效。本药对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有相似的疗效。它尤其适用于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口服氯喹无效的严重病例。
类风湿关节炎(RA)
反应停和MTX在联合治疗RA时,两药间存在着正相加作用。
Wdnsbrough报道采用反应停和MTX联合治疗RA,能有效地改善患关节肿胀和触痛,剂量在50-100mg/d,如有效,剂量降至50mg/d,用药为6个月,通常在1、2个月内就可见到效果。
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
黄峰等用thalidomide治疗30例AS,在6个月时显示最大疗效。
白塞氏病
Mascaro(1979)首先报告用反应停治疗18例白塞氏病的严重复发性溃疡有效,特别对难治性患者。此药对各种复发性口腔溃疡几乎均有良效,其用量为100~300mg/d,为防止复发可用25---50/d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复发后再用沙利度胺乃有效且用量减少。
复发性口腔溃疡性
反应停治愈和明显改善率可达75-100%。一般轻型者在一周内损伤消失,严重者1个月内痊愈。反应停不仅能迅速控制病情,而且还能控制复发。
剂量:轻型用50--100毫克/日;严重型开始用100--300毫克/日,连用1-3个月。
皮肌炎(DM)
沙利度胺特别对皮肌炎的皮损局限者更为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用量100---200mg/d.
结节红斑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本药治疗,并有获得较好疗效的临床报道。
沙利度胺用于皮肤科疾病及相关病的治疗
1、麻风性结节性红斑
2、慢性光敏性疾病:
3、光线性痒疹
4、多形日光疹
5、光线性唇炎
6、结节性痒疹
7、白塞氏 (Beheet)病 、疡)
9?红斑狼疮 10.瘙痒症
11、扁平苔藓(OLP)
12、Jessner―Kanof皮肤淋巴细胞浸润
13、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4、红皮病型银屑病
15、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16、结节病
17、皮肌炎
?18、治疗结节性脂膜炎,狼疮性脂膜炎
19、坏疽性脓皮病
20、多形红斑
21、其它:特应性皮炎、日光性荨麻疹、天疱疮、着色干皮病、种痘样水疱病
【不良反应】
1、毒性作用:本药为强致畸药,故孕妇禁用,育龄妇女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方可应用。停药6个月以上方可怀孕。一般发生在妊娠前3个月,尤其是第45~55天。但并非在服药期间均发生畸形。无骨髓抑制,无肝肾、心肺、大脑等毒性报道。至今半死量没有测出,不引起慢性中毒。
此药不影响服药者的生殖器官,而是通过胎盘直接作用于敏感期的胚胎,小剂量即可致畸。因此,育龄妇女要禁用。
长期大剂量使用本品(40g以上)可出现多发性神经炎,感觉异常等现象。一旦出现应即停药,约25%完全恢复,25%好转或部分恢复,还有50%停药4~5年后仍不恢复。
2、其他不良反应:常见镇静作用,嗜睡、困倦、头晕、头痛,便秘、口干、皮疹、皮肤干燥、四肢水肿等;食欲亢进、恶心、深静脉血栓、低血压、心律过慢(<60次/分)等少见。大部分均轻微并可以耐受,停药后可以消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