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子宫腺肌病如何诊断,子宫腺肌病如何治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0%-50%),进行性痛经(25%)。痛经往往在月经结束前一周开始。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月经中期阴道出血、性欲减退等症状。约35%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
妇科检查可显示子宫均匀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状隆起,质硬质软,尤其在月经期间。15%-40%的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子宫的活动能力差。约半数患者同时患有子宫肌瘤,术前诊断困难。
2.子宫腺肌病可以做哪些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本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经阴道超声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4%,高于腹部探头。术前MRI能客观了解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法。部分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对监测疗效有一定价值。
子宫腺肌病如何治疗?
要看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
1.药物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治愈这种疾病。GnRHa可用于年轻、有生育能力和接近绝经期的患者。GnRHa可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子宫收缩,但停药后症状重现,子宫重量再次增加。
GnRHa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似于天然GnRH,对GnRH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效价约为GnRHa的100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减少,导致体内雌激素状态低下,出现暂时性绝经,药物暂时性去势,达到治疗目的。因此,该疗法也被称为“药物诱导垂体切除术”或“药物诱导卵巢切除术”。目前,我国常用的药物有镇痛药、去甲肾上腺素和瑞香素。闭经一般发生在用药后3-6周。主要副作用是血管舒缩综合征和骨质疏松。前者主要表现为潮热、阴道干涩、性欲减退、乳房胀痛、失眠、抑郁、易怒、乏力。停药后,大部分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可恢复排卵,但骨质流失需要1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2)可以试试曼月乐避孕环。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环)可以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5年后需要更换。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月经量少或闭经、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当患者子宫过大时,避孕环容易脱落。
2.外科疗法
全子宫切除术可用于症状严重、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卵巢是否保留取决于卵巢是否患病以及患者的年龄。
与子宫肌瘤相比,ADS最大的特点是ADS与肌层分界不明显,临床上很难完全切除ADS。传统的治疗方法,全子宫切除术,会给年轻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生殖功能、盆底解剖、性反射、生活质量等诸多问题。
年轻的ADS患者主要针对子宫增大、月经过多、痛经、不孕采取对症治疗。
曼月乐与GnRHa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曼月乐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子宫大于孕10周子宫、月经过多合并贫血、不规则出血、痛经明显的患者,不适合力量不足。
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病的“完全”切除和子宫腺肌病的“部分”切除。前者适用于病灶局限、边界清晰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后者应用于弥漫性性腺机能亢进,主要是减轻病变负担,为术后用药提供良好基础。手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妊娠率,其效果受患者年龄的影响。39岁以下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患者。子宫腺肌病切除术有一些缺点:因切除而失去正常的子宫肌层,孕期子宫肌层体积缩小,容易流产、早产,子宫肌层切口张力增加,子宫因对位困难而变形,切口处子宫肌层壁薄弱易导致孕子宫破裂,术后盆腔粘连,影响妊娠。因此,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是否进行手术。
除了传统的病灶切除术,目前临床上还采用子宫内膜切除术。但这种手术复发率高,很多患者术后需要药物干预。手术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子宫太大,所以怀孕8周以上的子宫不适合这种治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