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肠套叠是常见病吗,肠套叠发病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初级(30%):
2、 肠套叠段及其附近无明显器质性因素,占小儿肠套叠的75% ~ 90%,成人仅10% ~ 15%为原发性。婴幼儿肠套叠的发病年龄小于1岁,5 ~ 9月龄婴幼儿肠套叠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肠套叠发病率逐渐降低,多发生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尤其是春秋两季,发现上呼吸道和淋巴结有病毒。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或者形成痉挛。此外,婴儿食物性质的突然改变、食物过敏、腹泻等。可能都是肠套叠的促成因素。新生儿回盲部肠系膜常不固定,一般出生后数年才逐渐固定并附着于后腹壁。由于肠系膜过长过松,回盲部游动过多,是该部位肠套叠的主要解剖因素。
3、 肿瘤(25%):
4、 这是成人肠套叠最常见的原因。肠息肉、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和癌症可引起继发性肠套叠。这是因为肿瘤在回盲部或其他肠段的存在经常导致肠蠕动异常,这成为肠套叠的捕捉点。Felix分析了1214例肠套叠和668例小肠肠套叠,其中383例(57%)为肿瘤,116例。546例肠套叠中,肿瘤379例(69.4%),其中恶性肿瘤261例(69%)。根据Nagomey的统计,2/3的肠套叠和1/3的肠套叠为癌症,而70%的肠套叠为转移癌,绒毛状腺瘤、脂肪瘤、平滑肌瘤和包括Pentzjeghers综合征在内的各种息肉为良性病变。Orenstein报道了一例绒毛状腺瘤引起的十二指肠肠套叠并发胰腺炎,Jennings也报道了一例脂肪瘤引起的十二指肠肠套叠。
5、 和外科手术(20%):
6、 腹部外伤和术后肠套叠的报告越来越多。586例Duncan腹部外伤剖腹手术中,术后肠梗阻21例,其中肠套叠6例(28.6%)。值得注意的是,这6例无小肠损伤,但多伴有休克和肝损伤。咸阳市第二医院曾经收治过一例锐器致多发性小肠损伤,剖腹探查后见相邻肠管多发性肠套叠的情况很少见。腹部肠套叠常见于胃部分切除术、Bi 或Roux-Y胃空肠吻合术、回肠短路分流术及肥胖症肠造口术后。Cooperman报道,阑尾切除术后残端肠套叠多发生在术后2周,部分患者出现症状可达术后6年。外伤或腹部手术后肠套叠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肠壁血肿、水肿、粘连、肠道功能障碍、电解质失衡、肠道插管和慢性肠管扩张、肠道吻合口对线不良有关。腹部外伤和术后肠套叠多为小肠型肠套叠。
7、 其他原因(10%):
8、 肠道炎症引起肠道蠕动障碍,主要包括局限性回肠炎、非特异性回盲部溃疡、急性回盲部瓣膜炎、急慢性阑尾炎等。此外,肠结核、菌痢或伤寒溃疡均可引起肠套叠。先天性畸形如美克尔憩室、盲肠缺如、回结肠线性连接、肠道蛔虫症、肠气囊肿、特发性过敏性紫癜肠壁血肿等是继发肠套叠的罕见原因。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