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如何区分宝宝便秘与攒肚?)

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如何区分攒肚和便秘,如何区分宝宝便秘与攒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增加,宝宝2-3天不排便,甚至4-5天不排便,也没有疼痛感。排出的大便还是黄软的,没有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大。这种现象被称为肚皮储蓄。

这是因为在满月到两个月的这段时间,宝宝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可以充分消化吸收母乳,没有太多残留,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会减少。

同时也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挺好的,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很好,导致宝宝肠道蠕动不足(因为吸收太好,没必要完全蠕动),产生了“肚腩省”的现象。

如何区分肚腩和便秘?

虽然肚子疼的宝宝隔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是肚子疼和便秘区别的关键。两者的其他区别还可以表现为排便时无疼痛感、排出的粪便量少、无硬结等。

便秘是指儿童大便次数和性状的改变。便秘不仅指大便次数减少,还指大便变硬、干燥、不易排出。有时大便较硬,刮伤肠黏膜,会有血丝或黏液粘在大便外侧。又大又硬的大便块还会引起肛裂和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不振,腹胀且左小腹可触及大便块。这和救肚子完全是两码事。

怎么拯救宝宝的肚子?

宝宝有肚腩现象。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也不用太担心。但也有研究认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刚够或者略不够,所以也要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即每天1-2次。为了更好地保证婴儿期快速的代谢需求,抓住时机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从而有效预防日后便秘。这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每天坚持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揉宝宝腹部,以肚脐为中心,从左至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按摩10次,重复3次。

(2)宝宝仰卧,抓住宝宝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屈10次,然后单腿伸屈10次。这样有助于宝宝排便,方便大便排出;

2.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添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6个多月了,还可以加一点米汤,可以更好的改善大便情况;

3.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大约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将油性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宝宝肛门处,用软纸垫好,轻轻推动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有排便或排便不久;用无菌棉签蘸植物油轻轻伸向宝宝肛门,也会引起直肠排便。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