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理财 >

编磬的演奏方法(编磬)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编磬的演奏方法,编磬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编磬是古代汉族乐器一种,用石或玉制作,十六面一组。

2、它的音色,除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十二正律外,又加四个半音,演奏打击时,发出不同音响,清宫所藏玉编磬,是清乾隆时制,在重大典礼演奏中和韶乐时使用。

3、编磬是可以演奏旋律的打击乐器,多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

4、编磬就是把若干只磬排成一组,每磬发出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旋律。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湖北的江陵和随县出土了大型编磬。

6、湖北江陵纪南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1970年在这里出土了一套25枚编磬。

7、磬体用青色石灰石制成,上部作倨(gōu)句形,下作微弧形,表面都有较清晰的彩绘花纹和略显凹凸的花纹。

8、其中4枚绘有凤鸟图,色彩高雅,线条流畅。

9、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两层悬挂,上层十六枚,下层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随时调用,这套编磬与编钟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调高上进行合奏或同时转调演奏。

10、其音响效应“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音彰”。

11、1980年下半年,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物理研究所合作,将这套2400多年前的战国初期大型编磬复制出来,其发音与原编磬的标音铭文相符,低音浑厚洪高,高音明澈,音色优美而动听,音域达三个八度,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多种乐曲。

12、清代的编磬,主要用于皇帝与王公大臣庆典的“丹陛大乐”、宫中大型宴会的“中和清乐”和“丹陛清乐”。

13、清乾隆年间制作的编磬,16枚为一套,大小相同,厚度有异,采用新疆和田碧玉,其形与特磬一致,只是体积较小,每次演奏时全套都要使用,随乐曲旋律击奏。

14、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还用黄金制作了一套金编磬,和它一起使用的还有一套金编钟。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