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为您推荐】沙县律师 金堂县律师 兖州市律师 金牛区律师 会理县律师 赫山区律师 桂平市律师 所谓的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规定的程序,就是劳动者如果需要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然后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相关义务,那么就必须先行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提起仲裁。
2、 法律方面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理解 首先,法律所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实指劳动争议这一事实经过仲裁程序,并非要求所有的当事人都经过仲裁程序。
3、如果要求所有的当事人都经过仲裁程序,只会增加当事人的讼累,不符合立法的目的和愿意。
4、设定仲裁程序前置,其目的旨在劳动争议尽量在专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以免增加人民法院的负担。
5、仲裁程序中有不当之处,诉讼中应当予以纠正。
6、其次,《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必须共同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7、根据此规定,有理由认为在诉讼阶段可以追加被诉单位的。
8、最后,一些地方性法规中也是明确规定在诉讼阶段可以追加被诉单位的。
9、《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劳动局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意见》第1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以合同双方为当事人;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以实际使用劳动力的单位为一方当事人。
10、订立劳动合同或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与实际用人单位不一致的,或实际用人单位难以确定的,以及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与作出处理的管理单位不一致的,具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均可列为当事人;仲裁时未列入的,诉讼中可依上述原则列为当事人。
11、另外,《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
12、国家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中虽然可以找到隐隐约约的描述,如劳动部办公厅1997年月31日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问题的复函中第五条的规定等,但却未见关于此问题明确的规定,但笔者认为,为快捷方便当事人解决纠纷,各地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可以以山东省和上海市的这一明确规定作为借鉴。
13、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4、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5、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6、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是以是否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过为前提的,即通行的所谓“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
17、法释(2001)14号《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在规定劳动争议案件范围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
18、即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
19、从而形成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法定化。
20、所以,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规定就是劳动争议要先经过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人,才能向法院起诉。
21、在劳动争议发生后,那么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2、 延伸阅读: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有哪些? 拖欠工资劳动仲裁申请书样本 劳动者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怎么写。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