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民法总则全文完整版,民法总则全文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民法总则在出台之后就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最高院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全面地理解民法总则的全新内容而专门作了更为通俗易懂的司法解释,而通过司法解释大家就可以对民法总则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那么民法总则全文司法解释有哪些呢? 一、民法总则全文司法解释有哪些? 第1条 【立法目的和依据】【条文】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释义】本条是关于民法的立法目的和依据的规定。
3、立法目的是制定法律的根本目标和宗旨。
4、在法律的第1条规定立法的目的和宗旨,符合我国立法的惯例。
5、如合同法第1条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物权法第1条规定的立法目的是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侵权责任法第1条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关于民法的立法目的包括哪些,立法过程中存在不同观点。
7、有的意见认为,民法的立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障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有的意见认为,包括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有的意见认为,还应包括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增进人民福祉等。
8、民法通则第1条规定的立法目的包括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9、本条根据各方面意见,在民法通则规定的立法目的基础上,规定了五个方面的立法目的:第2条 【调整范围】【条文】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0、【释义】本条是关于民法调整范围的规定。
11、法律的调整范围就是法律所规范的社会关系类型。
12、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总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不同的法律部门规制不同的社会关系。
13、法律部门之间分工配合,从而形成有机统一的法律体系。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如此,是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不同的法律部门共同组成的。
15、第3条【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条文】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16、【释义】本条是关于民事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规定。
17、民事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是民法的基本精神。
18、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要求在我国诸多法律中都有规定。
19、如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20、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4条【平等原则】【条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1、【释义】本条是关于平等原则的规定。
22、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不论法人、自然人还是非法人组织,不论法人规模大小、经济实力雄厚与否,不论自然人是男、女、老、少、贫、富,不论非法人组织经营什么业务,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他们相互之间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23、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特有的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4、第5条【自愿原则】【条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5、【释义】本条是关于自愿原则的规定。
26、自愿原则,也称意思自治原则,就是民事主体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从事民事活动,按照自己的意思自主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设立、变更和终止,自觉承受相应的法律后果。
27、自愿原则体现了民事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28、第6条【公平原则】【条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29、【释义】本条是关于公平原则的规定。
30、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要秉持公平理念,公正、平允、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1、公平原则体现了民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对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
32、第7条【诚信原则】【条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33、【释义】本条是关于诚信原则即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
34、诚信原则要求所有民事主体在从事任何民事活动时,包括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时,都应该秉持诚实、善意,信守自己的承诺。
35、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讲诚实、重诺言、守信用。
36、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37、第8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条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38、【释义】本条是关于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的规定。
39、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
40、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要求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
41、第9条【绿色原则】【条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2、【释义】本条是关于绿色原则的规定。
43、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我国宪法和许多法律中都有规定。
44、如:民法总则作为我国法律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进步,我们作为中国公民对民法总则应当具备一定的了解程度,有民法知识作为力量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最基本的民事权利。
45、 延伸阅读: 民法总则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民间借贷的最新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