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百科精选 >

研究人员实现非接触式心电图监测

导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陈彦教授和孙启斌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通过毫米波雷达系统实现了非接触式心电图(ECG)监测。他们的工作发表在IEEE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陈彦教授和孙启斌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通过毫米波雷达系统实现了非接触式心电图(ECG)监测。他们的工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上,并由IEEE Spectrum报道。

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CVD) 每年夺去约 1860 万人的生命。连续心电图监测已被证明对诊断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因此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

然而,目前的心电图监测需要贴在身体上的电极,这会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实施长期连续心电监测具有挑战性,这会导致瞬时异常心电状态的丢失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延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团队开发了毫米波雷达来测量心脏机械活动而不是电活动。他们首先使用毫米波雷达扫描心脏,然后使用一系列信号处理算法过滤反射以提取 4D 心脏运动信号。最后,应用数据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对心脏机械传导和电传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并解决域转换问题,从而重建心电图。

在这项研究中,该团队在四种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 35 名参与者进行了 200 次实验试验,以模拟日常情况。雷达放置在躯干上方 0.5 米以内,以防止任何皮肤刺激或直接附着皮肤引起的任何其他不适。

该团队实现了小于 14 毫秒的中值计时误差和高于 90% 以上的传统 ECG 方法的中值形态准确度。这种新方法还实现了RR间期计时9ms的90%误差,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进一步验证了其医学价值。

这项工作为 ECG 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展示了 CVD 诊断的巨大潜力,并可能激发未来基于非侵入性和更可靠系统的医疗应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