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病中惊坐起的出处】一、
“垂死病中惊坐起”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这句诗原意是形容人在病重将死之际,突然因某种原因猛然坐起,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精神波动或情感冲击。
在现代语境中,“垂死病中惊坐起”常被引申为一种情绪爆发或思想觉醒的象征,用于描述人在极度疲惫或绝望时突然醒悟或振作的情形。
以下是对该诗句出处的详细分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句子 | 垂死病中惊坐起 |
出处 | 《问刘十九》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原诗内容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原诗并无“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 |
正确出处 | 实际上,“垂死病中惊坐起”并非出自《问刘十九》,而是出自白居易的另一首诗《病中诗》 |
《病中诗》原文节选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意义 | 表达病人在病重之时,因外界刺激而突然清醒或震惊的状态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比喻人在困境中突然醒悟或情绪爆发 |
三、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垂死病中惊坐起”这一句并非直接出自《问刘十九》,而是误传或引用错误所致。正确的出处应为白居易的《病中诗》。这种现象在古诗词传播过程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一些广为流传的句子容易被误植或误记。
因此,在引用古诗时,应尽量查阅权威文献,以确保准确性。同时,理解诗句背后的情感与背景,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白居易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古诗解析,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