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广为传颂的名篇之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场景,揭示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从而倡导人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
原文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通过短短四行文字,生动地刻画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诗的第一句“锄禾日当午”,点明了时间是在正午时分,此时烈日炎炎,正是最炎热的时候,而农民却不得不顶着烈日挥锄耕作。第二句“汗滴禾下土”进一步描写劳动的辛苦,汗水滴落在泥土里,这不仅体现了农民付出的辛勤汗水,更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坚韧与毅力。第三句“谁知盘中餐”则将视角从田间转向餐桌,引发读者思考:我们日常所吃的每一粒粮食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给出了答案,强调了每一颗粮食都凝聚着农民的辛勤劳作,饱含着对劳动成果的敬重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深远,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感恩劳动者的付出。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与关怀。李绅通过对农民生活的观察与感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劳动价值的高度认可,传递出一种朴素的人文精神。
《锄禾》不仅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更是关于生命意义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它至今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珍惜资源、尊重劳动,成为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首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每个人铭记于心并付诸行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