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知识 >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出发,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2、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后对国情作出的最重要的判断。

3、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是指生产力不发达。

4、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首要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同时要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5、因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6、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就无法巩固社会主义。

7、  2、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出发,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8、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认为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

9、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在坚持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社会主义人文关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10、  3、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11、  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

12、这四个方面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必须协调推进。

13、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4、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15、把握住全面、协调、可持续,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6、  4、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出发,牢牢把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17、  科学发展观在揭示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系统回答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8、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19、把这些方法论具体运用在解决发展的问题上,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

20、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要求,统筹兼顾,既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又要注重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良性互动,同时还要把握全局,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做到重点论和全面论的统一。

21、只有掌握统筹兼顾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我们才能卓有成效地领导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