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芳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竹书纪年全文白话百度云,竹书纪年全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厘王)的墓葬发现。
2、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3、而且,《竹书纪年》与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
4、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说:"《竹书纪年》在研究夏代的年代问题上有其特殊意义,正在于它是现知最早的一套年代学的系统。
5、"《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
6、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
7、《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8、但它在宋时历经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9、此书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10、上述为古本竹书纪年现在又由张培瑜编写了《今本竹书纪年》。
11、是关于夏商周历代各王的在位年数及干支今本竹书纪年较古本增加了很多记载所增数值主要取自唐代的 《大衍历议》。
12、由于 《大衍历议》与今本 《竹书纪年》所记三代积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系统, 今本 《竹书纪年》的编者不谙历数, 误用 《大衍历议》的岁名干支, 故而格难通。
13、《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厘王)的墓葬发现。
14、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5、而且,《竹书纪年》与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
16、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说:"《竹书纪年》在研究夏代的年代问题上有其特殊意义,正在于它是现知最早的一套年代学的系统。
17、"《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
18、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
19、《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20、但它在宋时历经了佚散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21、此书开篇是以君主纪年为纲目,上下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
22、但安史之乱到宋代逐渐亡秩。
23、元末明初乃至于明代中期,出现了竹书纪年刻本,其春秋战国部分以周王室纪年记事,与初释本、考正本不同,是为今本竹书纪年。
24、清代学者钱大昕等人指斥其为伪书,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更推断为明代嘉靖年间天一阁主人范钦伪作。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