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甘罗十二岁怎么当上宰相的(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您好,现在程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甘罗十二岁怎么当上宰相的,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按语:这是姥爷在妈妈小时候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妈妈记忆尤新,在我小时候不止一次的将给我听。

2、这篇故事极具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色彩,曲折生动,把战国末年神童甘罗的故事给予了全面的演绎,前一部分有神话色彩,后一部分有童话的成分。

3、虽然民间故事大多简单,甚至有的缺乏意义,但都寄托了黎民百姓对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了解了民间故事,也就了解了历代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4、现将此故事记录如下:从前,有母子二人,父亲早逝,仅靠母亲给别人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勉强度日。

5、儿子打小聪明伶俐,为了让儿子成才,母亲从微薄的收入里攒出学费,送儿子到教馆里拜师读书。

6、儿子十分聪敏,读书过目不忘,学习又刻苦,最令老师喜爱,放学后经常留下他做单独辅导,因此每天回家都很晚,教馆离家又远,所以他每天到家时都近深夜。

7、母亲心疼儿子,这天跟儿子说:“天天这么晚回家你害怕不?打明儿个起你下了学在教馆别走,我去接你。

8、”儿子说:“娘,你不用去接我,我一点儿都不害怕,尽管道儿远,可每天晚上都有两盏灯帮我照路,前面一盏灯,后面一盏灯,我走到哪里,它们就跟到哪里,一直把我送到家。

9、”母亲听了心想,我儿莫非有神灵庇佑,就跟儿子说:“那明天晚上你问一问,是谁这么好心,天天帮你照亮,送你回家?”第二天放了学,天已大黑,只见前面一盏灯,后面一盏灯,把路照得通亮。

10、儿子就问:“请问你们是谁?每天帮我掌灯照路,送我回家,学生先在这里多谢了!”过了一会儿,只听前面的灯发出声音:“我们是玉皇大帝驾下左右灯神,由于你学习聪慧刻苦,感动上天,玉帝说你将来在人间必能官至宰相,造福黎民,于是派我兄弟二人每夜护送于你。

11、”儿子一听,感激不尽,慌忙叩拜。

12、灯神又说:“这些话原本我们不该告诉你,你听了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说。

13、切记切记。

14、”儿子回家后,禁不住他母亲问,也是高兴,就照实说了。

15、他母亲听说儿子将来能当宰相,就有些得意忘形了,心想自己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心里高兴,渐渐的就自大起来,从此亲邻左右就不放在眼里,自然得罪了不少人。

16、这一天,因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儿跟邻居吵嘴,她在灶台前一边刷锅做饭,一边隔着窗户向邻居家骂:“你们这些瞎了眼的,敢得罪老娘,将来我儿子做了大官,咱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惹得老娘心情不好,把你们都杀了,哼!”这话还没落地,就被灶台里的灶王神听到了,心想这还了得,等你儿子做了宰相,位高权重,岂不要滥杀无辜,就赶忙飞上天报告给玉皇大帝。

17、玉帝一听,天颜震怒,心想决不能让他做官,免的将来为害百姓,于是下旨派下金甲神人于明日午时给他换骨。

18、当晚,儿子回家时,发现只有一个灯在前面照亮,就问:“每天都是两盏神灯,今日为何就有一盏了?”灯神说:“孩子,明天连一盏灯也没了,就因你娘得罪了灶神,说什么将来等你做了大官,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玉帝大怒,怕你将来滥杀无辜,所以下旨定于明日午时给你换骨,换骨后你将变得平庸,永远不会做官了。

19、”儿子听后大惊,连忙恳求灯神指条明路,以禳此灾。

20、灯神沉思一会,说道:“与你相处日久,对你着实喜爱,我就教你个法儿――明日午时你有此灾,必然要睡觉,你也不要去上学了,中午就让你娘拿把扫帚在你身上扫来扫去,千万不要停,过了午时换骨不成就没事儿了。

21、”儿子千恩万谢,回家赶忙告诉母亲,她娘也后悔不已。

22、第二天午时刚到,儿子倒床就睡,她娘忙拿着扫帚在他身上不停的扫来扫去。

23、只听外面电闪雷鸣,她娘也浑若不见。

24、眼见着午时就要过去,就在这时,只听“咣”的一声,原来家里的老母猪受雷电惊吓而拱开房门跑进灶屋,一嘴拱倒了大铁锅,她娘一急,起身去赶跑了猪,又急忙回来继续扫,这时雷电也停了下来。

25、转过天,儿子照常去上学,回家的路上又见有一盏灯送他,就很不解。

26、灯神对他说:“昨日换骨,只可惜你娘跑出去赶猪,虽说来去得快,给你换骨没有彻底,但你今后也不会出息了,现在你已经没有了做官的身躯,只剩下做官的大脑,想为官做出一番事业,等下辈子吧!”儿子听后如五雷轰顶,从此也不再去上学,人变得越来越憨傻呆直。

27、他娘瞅他那样,深恨自己嘴上无德,耽误了儿子的前程,忧愤不已,郁郁而终。

28、葬了他娘,儿子孤身一人,就离家而去,不论方向。

29、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走到哪里,这天,暴雨倾盆,儿子衣不蔽体,又冷又饿,就躲在一家深宅大院的影壁墙后避雨。

30、由于困乏冷饿到了极点,他渐渐睡了过去。

31、谁知影壁年久失修,禁不住大雨的冲刷,轰隆一声倒塌下来,一下子把他压死在下面??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院子里的花儿争相开放,这家的小姐见花儿开的热闹喜人,便带了两个丫鬟来到后花园,一道观花弄草,扑蝶赏鱼,真是流连不已。

32、正玩的高兴,忽觉有一股异样浓郁的香气,直沁人心脾,小姐被这香气迷得痴了,赶忙带着丫鬟闻着香气寻了过来,发现在花园的墙角钻出一藤,藤上仅开了一朵花,从未见过,红白相间,在绿叶的映衬下煞是好看,小姐把它摘了下来,越看越爱,越闻越香,不知不觉间就把这枝花一瓣一瓣的放在嘴里吃了。

33、此后一连几天口齿间都留有异香,浑身都说不出的舒服。

34、过了几个月,小姐觉得腹中膨胀,小腹隆起,心中害怕,连忙报告给老爷、夫人。

35、原来这家老爷姓崔,是当朝大官,只有这一个女儿,爱如掌上明珠。

36、这日刚下早朝回来,闻讯连忙赶到内宅,看见女儿这个模样,不禁惊疑不定,着医官看毕,诊得的结果竟是小姐身怀有孕。

37、崔大人闻听勃然大怒,追问女儿:“这孩子的父亲是谁?你到底和谁私通,做出这等不知廉耻、败坏家门的事来?”崔小姐心中委屈,直说没有,“父亲大人,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会与人私通?再说女儿平日里的作为您最了解,我怎能做出这等事!”崔大人一想也是,可女儿怀孕毕竟是实。

38、崔小姐说:“我也觉着奇怪,回想起来就几个月前在园子里吃了一朵奇怪的花,此后腹内就感觉着与以往不同??”崔大人忙带着家人按女儿说的找到了墙角的那根藤,顺着挖了下去,越挖越奇怪,原来这根藤在土中沿着墙角七扭八拐延伸出去了好远,挖来挖去一直挖到了自家的一个废弃不用的角门后,只见此藤从角门后的一个坍塌的影壁内钻出,于是挖开乱石,竟然发现了一具男尸,尸体十分奇怪,身体虽已腐烂,面色却如常态,开花的那根藤正是从这人的口中长出。

39、全家人都十分惊讶,尽管不知道这男子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权且只当他就是孩子的父亲。

40、且说崔小姐怀胎十月,生出一个大胖小子,全家人都非常高兴,孩子随外公家姓,取名崔甘罗。

41、崔大人喜得外孙,即命人安排流水宴席,大宴宾朋四邻,只见合院上下张灯结彩,端的热闹非凡。

42、小甘罗一天天长大,模样就像粉雕玉琢出来似的,愈发的招人喜爱,又巧是聪明异常,外公崔大人尤其喜欢,每日下朝后必要抱着小甘罗好亲一会儿。

43、崔大人饱读诗书,打小甘罗懂事儿起,就亲自当起先生教小甘罗,竟是一教即会,举一反三。

44、光阴荏苒,转眼甘罗已经十二岁了。

45、这一日崔大人伴驾归来,闷闷不乐,茶饭不思,还不住地唉声叹气,也不象以往那样陪小甘罗玩耍,甘罗瞅着奇怪,就问道:“外公,您今天怎么了?有什么难心事让您这样愁眉不展?说出来听听,我帮你想象办法。

46、”崔大人抱起他说:“你这么点儿的小娃娃又能解决什么?不过外公命不久长,对你说了也无妨。

47、”接着就把原委讲给他听。

48、原来当今皇上越老越是昏庸,总是喜欢作弄大臣们取乐,最近不知怎么想出这么一个难题来每天问一个大臣,问公牛能不能下崽儿?如果回答说不能下崽儿,就立即杀头,如果回答说能下崽儿,就让回答者把这头牛找来,否则照样杀头。

49、公牛明明不能下崽儿,眼见着一天一个大臣被杀头,众朝臣都没有办法,唯恐轮到自己,活一天是一天。

50、明天正轮到崔大人回答问题,只有一个晚上好活,崔大人怎能不愁!甘罗听罢哈哈大笑,崔大人大怒:“外公我明天命要归西,你还笑得出来,枉我每日对你!”甘罗说:“外公别急,这个问题有何难哉,我会回答,明日你且在家,我代替你去上朝!”崔大人不信,“小孩子又会胡闹――”,“绝对行”,说罢趴在外公耳畔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第二天,甘罗把外公的朝服穿上就上朝了。

51、朝堂上的王公大臣看到小小的甘罗穿着拖拉着地的肥大的朝服,踢儿当啷,坷坷绊绊,都控制不住笑出声来,皇上也觉有趣,就问他:“你是哪家的孩子?怎如此不成体统?”“我是崔大人的外孙,我叫崔甘罗。

52、”皇上问:“你外公怎么没上朝,让你这小孩子来?”甘罗答道:“我外公在家生孩子呢,因此让我替他来。

53、”满朝文武听了哈哈大笑,“胡说,你外公明明是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甘罗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既然陛下说我外公是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牛又怎么能下崽呢?按陛下的意思,公牛自然也就不能下崽喽!”皇上听后,哑口无言,然后很感叹地说:“你这小孩,年纪虽小,可真聪明,这样的难题都叫你解了,这等才干,可以当宰相了!”甘罗马上叩首大声说:“谢主龙恩!”皇上纳闷,“你谢什么?”甘罗回道:“万岁刚才封我为宰相,您是金口玉言,我当然要谢恩了!”就这样,小小的崔甘罗十二岁就当上了宰相。

54、附:关于甘罗的故事其实甘罗这个人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但他跟姓崔的没什么关系,就叫甘罗。

55、在历史上,甘罗十二岁做宰相(上卿)是《史记》中真实记录的。

56、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我水平不够,况且太懒。

57、上网搜一搜发现,早有人早给写成了生动的文字,省去我好大麻烦,详细如下:秦国小宰相---甘罗的故事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

58、“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

59、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

60、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到秦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才客。

61、说张唐赴燕有一天,吕不韦回到家里,脸色非常难看,看上去十分恼怒的样子,甘罗见状,就走上前问道:“丞相有什么心事,可以告诉我吗?”吕不韦心里正烦躁得很,见是甘罗,就挥挥手说。

62、“走开,走开,小孩子知道什么?”甘罗高声说道:“丞相收养门客不就是为了能够替你排忧解难吗?现在你有了心事却不告诉我,我即便想要帮忙的话,也没有机会啊!”吕不韦见他说话挺有自信的样子,就改变了一下态度,说“皇上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为相,已经三年了,燕王对他很满意。

63、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友好,我派张唐到燕国为相,占卦的结果也很吉利,可是他却借故推辞不去。

64、”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张唐是秦国一位大臣,曾率军攻打赵国并占领了大片的土地,赵王对他恨之入骨,声称如果有人杀死张唐,就赏赐给他百里之地,这次出使燕国必须经过赵国,所以张唐推辞不去。

65、甘罗听了,微微笑道:“原来是这样一件小事,丞相何不让我去劝劝他?”吕不韦责备他:“小孩子不要口出狂言,我自己请他他还不去,何况你小小年纪。

66、”甘罗听了不服气地说:“我听说项橐七岁的时候就被孔子尊为老师,我现在比他还大五岁,你为何不让我去试试,如果不成功的话,你再责备我也不迟啊!”吕不韦见他语气坚定、神气凛然,心里不由暗自赞赏,于是就改变了态度,放缓了口气说:“好,那你就去试试吧!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67、”甘罗见他答应了,也就没多说什么,高高兴兴地走了。

68、到了张唐家里,张唐听说是吕不韦的门客来访,连忙出来相见,发现甘罗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不由得心生轻视,张口就问道:“你来干什么?”甘罗见他态度傲慢,就说道;“我来给你吊丧来了。

69、”张唐听了大怒:“小孩子怎么能这样说话,我家又没死人,你来吊什么丧?”甘罗笑到:“我可不敢胡说啊,你听我讲清一下原因。

70、你和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啊!”张唐连忙答到:“武安君英勇善战,南面攻打强大的楚国,北面扬威于燕赵,占领的地方不计其数,功绩显赫。

71、我怎么敢和他相比啊?”“应候范雎和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权独断啊?”应侯是秦国以前的一位丞相,文信侯即吕不韦,张唐答道:“应侯当然不如文信候专权独断啦!”“你真的知道应候不如文信侯专权吗?”张唐说到:“当然了。

72、”甘罗听了笑到;“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推辞不去呢?我听说,应侯想攻打赵国的时候,武安君反对他,离开咸阳七里就被应侯派人赐死,象武安君这样的人尚且不能被应候所容忍,你想文信候会容忍你吗?”张唐听了这话,不由得直冒冷汗,甘罗见状又说:“如果你愿意去燕国的话,我愿意替你先到赵国去一趟。

73、”张唐连忙称谢答应了,请他回去禀报丞相。

74、晋见秦王甘罗回去把情况告诉吕不韦。

75、吕不韦听了很高兴,甘罗说:“张唐虽然不得已答应去了,可经过赵国时可能还会遇到麻烦。

76、我想替他先到赵国去一下。

77、”吕不韦已经相信了他的才能,想了一下就答应了,并把这件事禀报给泰王,说:“大王,甘茂有个孙子叫甘罗。

78、年方十二岁,投奔在臣的门下,他出身名门、工于心计,能言善辩,这次张唐托病不去燕国为相,经他一说就答应了,而且,他还想替张唐先到赵国去一趟,请你答应他吧!”秦王听了,就叫甘罗进来相见,过了一会儿,就见殿下走进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来。

79、心下不由喜欢,笑着问到:“就是你想要出使赵国吗?”甘罗答到:“是的。

80、”“那你见了赵王后要说什么呢?”“我看他的神色,相机行事。

81、不知道赵王反应如何,我也不能确定该说什么话啊。

82、”秦王见他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就答应了他,给他十辆车、百余名仆从。

83、让他出使赵国。

84、出使赵国赵王早已听说秦国准备派人到燕国为相了,心里一直很焦急,担心秦国和燕国联合起来攻打他。

85、这时听说秦国使者求见,连忙说:“叫他进来。

86、”不多时,就见一个少年缓步走上前来,朗声道:“小臣甘罗奉秦王之命,拜见赵王。

87、”赵王连忙让他在旁边坐下,心里暗暗称奇,秦国怎么派了这样一个小孩子来,再仔细一端详,也不由心生喜爱之情,只见那甘罗长得仪表非凡,眼神清朗,眉宇间露着一股轩昂之气,于是就问到:“秦国过去一位姓甘的丞相是你的什么人?”甘罗答道。

88、“是我的祖父。

89、”“你今年多大年纪?”“小臣今年已十二岁了。

90、”赵王听了不由大笑道:“秦国难道没有人可派吗?让你这个小孩子出来!”甘罗不慌不忙的答道:我们秦王用人,都是按他们才能的大小让他承担不同的责任,才能高的让他担当重任,才能低的担当小的责任,秦王认为这是件小事。

91、所以就派我来了。

92、”赵王听了不由的对甘罗又敬重了几分,问道。

93、“你这次到赵国来究竟有什么事吗?”甘罗反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燕太子丹入秦为质这件事。

94、”赵王点了点头,甘罗又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为相?”赵王又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不着急啊?燕派太子入秦为质,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派张唐入燕为相,说明秦国不欺骗燕国。

95、燕秦不相欺,赵国就危险了。

96、”赵王听了问道:“秦国和燕国和好,有什么目的吗?”甘罗答道:“秦燕和好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扩大河间的地盘啊!”“哦,是吗,那您这次来有何见教?”赵王问道。

97、“大王不如给秦国五座城池扩大秦国的地盘,秦王自然高兴,你再请求他遣回燕太子,断绝秦燕之好,这样你就可以去放心地攻打燕国了。

98、以强大的赵国攻打小小的燕国,还愁得不到五座城池吗?”赵王听了很高兴,就赏给他黄金百两、白玉一双,并且把送给秦国的五座城池之图让他带回给秦王。

99、甘罗拜相甘罗回到秦国,秦王大加赞赏,说道:“你的智慧真是超出了你的年纪啊!”于是就封他为上卿(战国时诸侯国最高的官职,相当于丞相),并且把原先甘茂的田宅赐给他。

100、赵国得知秦国与燕国绝交后,派军攻打燕国,得到三十座城池,又把其中的三座城池送给了秦国。

101、在战国这个时代的大舞台上,各种各样的人才层出不穷,甘罗年方十二,就已经凭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间,并且不费一兵一卒使秦国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确实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小神童啊!。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