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胎儿肾积水如何处理,胎儿肾积水如何诊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诊断:
1.产前检查:首选b超。肾盂扩张的程度主要由肾盂的前后径(APD)来表示。一般认为,孕20周前用APD6mm,孕20-30周用APD8mm,孕30周后用APD D10mm可诊断肾积水。肾积水的分级方法:轻度肾积水,肾盏正常;中度肾积水,APD15mm,肾盏扩张;重度肾积水,APD15mm,肾盏扩张,肾实质变薄。
2.产后进一步检查方法:b超,如静脉肾盂造影(IVP)、利尿肾图(ECT)等实验室检查。大部分肾积水的诊断要靠反复b超检查和长期随访变化来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治疗:
1.胎儿干预
大多数情况下,胎儿肾积水的诊断是在怀孕4-6个月时通过b超检查发现的,随后定期随访检查(半个月至一个月一次),足月前再次超声检查。
对于定期检查发现双侧多囊肾、肾发育不良伴羊水减少等严重畸形者,经产前专家会诊后终止妊娠。一般出生后肾积水的手术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小儿泌尿科医生的密切随访下,不必终止妊娠。
只有一小部分肾积水需要产前治疗干预,而且要由有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比如长期胎儿膀胱引流,手术指征是:孕4-6个月的男胎双侧肾积水严重,尿液指标达标,羊水进行性减少。
2.产后治疗
出生后,如果少数有症状的患儿出现腹部包块、尿路感染,或者患儿主诉反复腹痛,需要尽早手术。按照现在的医疗水平,在新生儿时期手术是可以安全进行的。
无症状患儿出生后的治疗成为小儿泌尿外科医生的新课题:哪些患儿可以自行缓解?哪些需要手术?一般来说,妊娠晚期肾盂分离小于10mm的肾脏需要手术的可能性极小,但必须由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密切随访。如果随访期间肾盂分离进行性增加,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则需要及时手术干预。如果出生后b超检查肾盂分离大于20mm,应视为手术高危因素。应尽快进行IVP和ECT检查,以决定是否尽快进行手术。
胎儿肾积水的密切随访有两个目的:保留肾功能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对于无症状的儿童,利尿肾图(ECT)是决定是否需要手术的最准确的方法。在利尿剂肾图检查中,如果发现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就需要手术。如果副肾功能在35%以下,则认为肾功能已经下降,这是公认的标准。如果动态利尿肾图随访检查显示肾功能下降5%以上,则认为肾功能下降,需要手术干预。
3.稳定型肾积水的随访频率和随访。
随访频率过高会导致家长随访依从性下降而停止随访,频率过低则可能导致肾功能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建议在两岁以内进行严格的随访。随访间隔一般为3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更短。根据我们的临床统计,单纯性肾积水约70%的手术发生在2岁以内,所以我们认为出生后2年是肾积水发展的关键期,必须密切随访。2岁以后可以适当减少随访频率,用ultrasou
在实际随访工作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长期稳定的肾积水,肾积水没有进展或明显减少。这些孩子主要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随访。统计显示,如果连续两次超声检查肾积水程度加重,在利尿肾图中患肾肾功能必然下降5%以上。因此,我们在临床上把超声检查作为随访大多数病例的主要手段,而利尿剂肾图只用于儿童的初步诊断、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