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心理疾病导致失眠怎么治疗,心理性失眠的原因及如何心理治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易感因素:易感因素是一种永久的行为特质。易感因素可以增加个体的脆弱性,降低机体诱发失眠的阈值。失眠患者的低唤醒阈值和唤醒成分是失眠的核心中介机制特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易感因素。它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前驱期,而且是一种永久性的行为特质,可以表明生理、认知和情绪的高度唤醒。有些人天生就有睡眠障碍的倾向,这可能是由基本神经机制的缺陷引起的。
2、触发因素:应激是失眠最主要触发原因,大多数人在急性反应事件消除或适应后,睡眠可能恢复正常,但目前认为具有睡眠紊乱高易感特质的人其短暂睡眠问题更容易破坏。
3.持续性因素:睡眠障碍的触发因素改变时,出现持续性睡眠障碍,生理激活增强。认知唤醒会干扰睡眠过程,但生理激活、认知唤醒和情绪唤醒会引起焦虑、不良情绪、担心和神经反应。这些反应加剧了生理激活和认知觉醒。失眠者高估睡眠时间,低估睡眠时间,导致对睡眠的感知扭曲。对于睡眠好的人来说,各种刺激,比如床、卧室、睡觉时间等。可以很好的控制,成为困倦或困倦的潜在暗示。相反,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这些刺激往往与沮丧、觉醒和无法入睡有关。当情境刺激(床、卧室)和不协调的睡眠活动反复出现时,这些刺激形成负性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唤醒。
根据心理性失眠的原因,可采用认知疗法、睡眠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森田疗法进行治疗。
1.认知疗法: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种疗法。不良认知是指扭曲的、不健康的、不合理的、错误的、消极的、草率的观念和思想,导致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的行为。认知疗法的目的就是纠正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使正确合理的认知-情感-行为和谐、协调、一致。具体方法是向患者介绍睡眠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介绍失眠的原因和预防。
2.刺激控制疗法:对负性条件反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1。除了睡觉,不要呆在床上或卧室里。2.躺在床上20分钟还是睡不着,一定要下床做点温柔的事。只有真的困了才会回去睡觉。3.每天在同一个时间醒来和起床,不管晚上怎么睡。4.白天千万不要睡觉。
3.睡眠限制疗法:通过减少床上非睡眠时间来提高睡眠效率。具体方法:A、每周写一次睡眠日记(睡觉时、睡觉时和醒来时)B、根据日记计算每晚的平均睡眠时间和效率。如果平均睡眠效率在90%以下,下周可以提前15-30分钟睡觉;如果在80%-90%之间,下周可以保留原时间;如果低于80%,下周可以推迟15-30分钟睡觉时间。
4.森田疗法:失眠症患者越努力入睡,就越紧张。他们试图用各种方法解决,结果是他们的精神活动变得更加活跃,更难入睡。森田疗法就是告诉患者,如果在闭目养神中感到困倦,不必选择时间,可以随时躺在床上,不要试图勉强自己入睡,这样会很快消除患者对失眠的恐惧。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