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老年人尿失禁有办法治疗吗,老年人尿失禁怎样治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压力性尿失禁又称张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打喷嚏、大笑、站立时腹压突然升高,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尿失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但多见于肥胖的中老年女性。相关数据显示,该病在我国中老年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50%。常见原因有:
1.女性自身特点及产伤:女性尿道天生就短。此外,分娩时盆腔肌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盆腔内某些器官的支撑能力降低,容易导致压力性尿失禁。临床上发现,正常分娩妇女尿失禁患病率高于剖腹产妇女。
2.肥胖:中老年女性腹部脂肪堆积较多,腹压较高,会对膀胱产生较大压力。
3.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尿道黏膜变薄,张力下降。
4.精神因素:紧张、压力、焦虑可引起膀胱肌肉过敏反应,因无法抑制膀胱收缩而导致尿失禁。
5.手术损伤:盆腔器官的手术直接损伤盆底肌肉和神经,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分级
轻度:只有在严重压力下(如咳嗽、打喷嚏、提重物)才会出现尿失禁。
中度:在行走、站立、购物等轻度压力下发生尿失禁。
严重:无论何种活动或姿势,都会出现尿失禁。因为尿失禁的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应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至中度患者,可用于:
1.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
盆底肌锻炼:肛提肌锻炼(即肛门收缩),每次收缩持续10秒以上,每天至少15 ~ 30次。耻骨肌运动是排尿时主动中断排尿,然后继续排尿的重复运动。这种方法有助于尿道括约肌功能的恢复。
膀胱功能的锻炼:在规定的时间排尿,并逐渐延长排尿的间隔时间,以逐渐增加膀胱容量;用意识控制膀胱的感觉刺激,重建大脑皮层对膀胱功能的控制,将排尿次数减少到3 ~ 4小时一次。
盆腔生物反馈疗法:根据患者阴道的大小,放置不同规格的阴道锥,让患者收缩阴道并夹紧,逐渐增加锥的重量,增强患者阴道的收缩力。生物反馈疗法可连接压力测量装置测量阴道收缩力,并通过压力测量装置的屏幕显示给患者,从而直观地指导患者正确掌握收缩方法,提高盆底锻炼效果。这些方法简单有效,3 ~ 6个月后有效率可达70% ~ 100%,且无任何副作用。
2.西医治疗:如用童贯、尿灵等。中老年女性也可以补充适量的雌激素作为辅助治疗。但药物有一些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使用。
3.中医治疗: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比如补中益气汤、缩泉丸、桑螵蛸散、宫体丸、骨复汤等中药。也可用于穴位按压和艾灸。此外,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等穴位也能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
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控尿手术的目的是抬高膀胱颈位置,支撑尿道中段或增加尿道阻力(人工尿道扩张肌)。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