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 >

今日最新长信宫灯背后的历史(长信宫灯)

2022-09-03 00:16:27 来源: 用户: 

您好,小编农农就为大家解答关于长信宫灯背后的历史,长信宫灯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工艺美术史》中专门讲过中国汉代青铜器。

2、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

3、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4、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

5、宫灯的形态为一梳髻的跣足侍女跪坐在地,手持铜灯。

6、整件宫灯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

7、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

8、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阳信家”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版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

9、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

10、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与衣袖形成铜灯灯罩,可以自由开合。

11、 燃烧的气体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逸到周围环境中。

12、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宫灯内燃烧的的物质是动物脂肪或蜡烛。

13、宫灯表面没有过多的修饰物与复杂的花纹,在同时代的宫廷用具中显得较为朴素。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