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媒体 >

今日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的原因分析(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

2022-06-29 20:26:05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的原因分析,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数值略低:正常成人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为50%-70%,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1.8-6.3) 10 9/L的正常范围内,数值& lt1.5 10 9/L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见于营养不良、流行性感冒等。

1.营养不良:体重明显低于正常人的患者,可以调整饮食,充分均衡地补充各种营养素,提高中性粒细胞水平;

2.流感: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的患者。可以多喝水,多排尿,促进新陈代谢。必要时还可服用板蓝根颗粒、维C银翘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其他:荨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等。都是比较严重的,一般需要用药物等方法治疗。荨麻疹一般通过口服氯雷他定和局部应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风疹和其他病毒感染的患者可以在病因明确后,按照指示服用阿昔洛韦和伐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伤寒、副伤寒等细菌感染患者,可服用左氧氟沙星、阿司匹林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值为& lt0.5 10 9/L,常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结缔组织病、慢性活动性肝炎、淋巴瘤等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明显的患者,容易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应尽早去医院查明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当贫血存在时,要及时纠正,如输血或输血液成分。对于肿瘤或癌症疾病患者,可根据医嘱应用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

长期放疗、化疗,以及服用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药物,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低,白细胞数量低。这类患者需要咨询医院的主治医生,了解是否需要减少药物的剂量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进行治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