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专访宁玉强: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进入创新驱动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导读 财联社8月29日讯(研究员 高富赓 记者 郭松峤)阶段性收紧IPO再次引发市场关注。8月27日,证监会发文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

财联社8月29日讯(研究员 高富赓 记者 郭松峤)阶段性收紧IPO再次引发市场关注。8月27日,证监会发文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这对于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影响亦是显而易见。

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生物医药产业园承担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一系列重要任务,同时亦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长期关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赛迪顾问,近期发布的《2023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进行了一次“诊断”评价。

那么,应如何对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进行评价?如何通过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看待产业发展?未来生物医药产业会如何发展?为此,财联社专访了报告参与者之一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宁玉强。

以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绿色化将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财联社:据了解,《生物医药产业园百强榜单》已经做了4年,当初做榜单的初衷是什么?

宁玉强:生物医药产业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中国全面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审评审批提速,持续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调动了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系列政策的出台,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进入创新驱动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是区域产业创新的高地,在承接创新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培育、企业服务等方面发挥“桥头堡”作用。为充分了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产业边界,发掘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总结提炼发展产业的优秀方式方法,洞悉产业发展趋势,给产业参与方提供参考,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财联社:2023年的评价模型由原来的六维模型升级为三力三化模型,升级是基于何种原因?

宁玉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赛迪顾问也在持续调整评价模型体系,使其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今年,我们对六维模型进行提炼升级,《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更加注重基础实力、企业聚力、营商引力等“三力”基础条件,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三化”发展目标。

财联社:“三化”指标中,新增了绿色化指标,对企业和园区绿色转型作为评价指标,你如何看待生物医药企业和园区的绿色发展?

宁玉强:“双碳”目标下生物医药企业和生物医药园区绿色化发展已成为产业主体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一是从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战略来看,在调研过程中,多数企业正在加大智能化、数字化和远程化方面软硬件的投入。二是从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环节来看,对生产软硬件标准和要求高于其他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基础好,在进行数字化、绿色化升级过程中障碍较小。三是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在“智能化升级”“数字化示范”“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加大了树立标杆,推广典型的工作,在这些试点示范项目中生物医药企业都有较好的表现。

目前已经看到,很多医药企业新建厂区需要建设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车间,对园区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基础设施,而转变为对工业互联网基础的需求,不断完善配套措施。与此同时,大部分园区基础配套仍停留在“九通一平”水平,忽略了新形势下,生物医药企业对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等硬件方面的需求。

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发展方向结合本地特色越来越聚焦,产业配套越来越符合细分领域发展的内在规律,服务团队越来越专业化是生物医药产业园未来的发展趋势

财联社:通过《榜单》对全国400余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关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跟踪研究,结合先进经验,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未来会是何种趋势?

宁玉强:主要三方面变化:第一,从创新产出来看,过去以沿海地区为主,现在中西部优秀产业园区通过清晰的定位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在创新药械申报中实现“零”的突破。第二,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培育力度逐年增强。第三,从产业要素分布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结合自身优势的临床资源和优势学科,吸引国家级生物医药实验室在地方落地,开展对重大疾病项目的联合攻关。

四个趋势:一是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二是发展方向结合本地特色将越来越聚焦;三是产业配套将越来越符合细分领域的发展的内在规律;四是服务团队将越来越专业化。

财联社:从全球先进医疗健康产业园的发展经验方面来看,政府各自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在我国现有情况中,园区管理方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建立生物医药的产业协同体系?

宁玉强:第一,在战略上目标导向,确定方向。把握经济发展形势,洞悉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园区所属区位特点和生物医药产业比较优势,遵循“差异化定位、资源化利用、扁平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坚持产业发展规律与自身发展实际相结合、市场需求导向与人民福祉要求相结合、存量转型升级与以增量调结构相结合,以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为动力,突出特色,构建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抓手可行的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体系。

第二,在战术上规律导向,找准定位。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个与人的身心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体系,与其它产业相比具有以人为本、需求广泛、监管严格、融合创新等特点,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狭义的医药产业仅指与药品、医疗器械产销直接相关的产业活动。广义的医药产业是指以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为基础,以维持、修复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产品(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而形成的产业。因此,在“向前看”的同时,重视“回头看”,找出园区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基因,并与生物医药相关领域所需要素进行“基因配对”,精准把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找准定位。

第三,在战法上问题导向,真抓实干。针对产业痛点和企业诉求,以构建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为目标,遵循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结合自身特点,产业园区应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医药企业引培服务体系”,用“系统化思维”“结构化方法”“体系化工具”发展本地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体系雏形基本形成,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财联社:未来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会有哪些趋势?

宁玉强: 在创新模式层面,基础研究将更加受到重视,跨学科合作开放意识将不断增强,产业分工将更加精细,由资本助推、专利授权、第三方研发机构参与的开放式研发模式将成为主流。在研发生产层面,结合数字双胞胎系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从基于化合物、靶点的研发方式,发展为具备精准数据支撑、以病人为核心的研发生产方式。现代医药产业体系雏形基本形成,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持续加快。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