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动态 >

因做空报告被推上风口浪尖 诺辉健康一份财报能否挽回市场信心?

《科创板日报》8月21日讯(记者 徐红)21日晚,癌症早筛企业诺辉健康(6606.HK)公布2023年截至6月30日中期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64.6%;经调整净利润为6130万元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为1.06亿元人民币。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这是诺辉健康在过去12个月首次实现经常性盈利,并且较之前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盈亏平衡。

当前时点,癌症早筛赛道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销售开支高企、企业缺乏盈利模式可以说是行业共性。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诺辉健康能够率先实现盈利,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公司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包括常卫清开始在民营医院及诊所渠道放量、噗噗管和幽幽管积极拓展消费级应用场景等。

“而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合规的,这是我们能够进行多样化商业拓展的前提。”在21日的中期业绩媒体交流会上,诺辉健康董事长兼CEO朱叶青进一步指出。

朱叶青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经营利润转正。未来12到18个月,我们会承诺实现现金流转正。届时,相信大家所担心的(应收帐款较高等问题)也将不再是问题。”

▌常卫清贡献收入超6成 以医院渠道为主

诺辉健康目前拥有两款聚焦于肠癌早筛的商业化产品常卫清和噗噗管,以及2022年推出的幽门螺杆菌自测产品幽幽管。其中常卫清由于技术壁垒和定价更高,因此也是市场关注焦点。

2023年上半年,常卫清贡献约60%的销售收入,销售占比继续上升并成为诺辉健康的支柱产品。

具体来看,截至6月30日,常卫清中国内地实现收入4.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66.2%;于2023上半年收入确认量约为42.9万份,较2022上半年同比增长354.1%;销售毛利润为4.5亿人民币,毛利率上升到91.5%。

同期,幽幽管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47.4%;发货量超291.2万盒,较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0.9%;销售毛利润为1.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94.2%。

噗噗管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人民币,较2022上半年同比增长80.9%;发货量超409.7万盒,较2022上半年同比增长39.8%;销售毛利润为1.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87.2%。

诺辉健康几款早筛产品的应用场景大致可分为非医疗市场和医疗市场这两种。而从诺辉健康最新公布的数据看,因为属性有差异,因此三款产品在不同渠道的收入贡献也有所不同。

其中,常卫清虽然最初以民营体检起步,但目前其销售收入已经由医院渠道占据主导,而民营体检端收入还不足5%;噗噗管和幽幽管则以消费医疗渠道为主。

据悉,诺辉健康所定义的消费医疗渠道,主要是包括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以及京东、天猫和拼多多等一些互联网平台,因此更多还是TO B 业务。

“因为现在在医院,大便隐血检测相对还是用传统方法更多,所以噗噗管还是主攻消费医疗渠道。”据朱叶青介绍。

“幽幽管自上市以来就在消费医疗渠道,特别是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健康管理渠道及保险公司大受欢迎。但针对这个产品,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体检渠道的渗透。在体检中心一般是采用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但针对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检测,我们觉得采用幽幽管这样一个居家检测产品,会更加便捷。”他进一步透露道。

可以看到,在解决癌症早筛产品盈利难这个问题上,诺辉健康对已经获批的三款产品也是做了比较多的商业化探索,“包括在消费医疗渠道,我们从2021年开始与平安集团合作,后者也是目前我们在消费医疗领域最大的一个合作伙伴。通过与平安的合作,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筛查获客以外,还能将噗噗管和幽幽管打包放入一些保险产品。”朱叶青表示。

▌回应质疑:收入确认无关渠道库存

此前,虽然毛利率高达80%以上,但诺辉健康一直增收不增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项费用居高不下。

而从最新的中报看,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大,虽然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也在增加,但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却在缩小。2023年上半年,公司市场及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从上一年同期的86.2%降至69.4%;管理费用占比总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23%下降至9.3%。

毛利率方面,则从去年同期的82%进一步提升至90.9%。对此,诺辉健康首席财务官高煜解释称,毛利率的增厚主要得益于产品放量后摊薄了固定成本,检测成本由此降低;另外,随着渠道结构的变化,产品客单价也有了提高。

“上半年,不管是常卫清,还是噗噗管或者幽幽管,所有产品都是量价齐升。其中常卫清上半年平均收入确认单价增长40%。“高煜在21日的中期业绩媒体交流会上表示。

而对于“经调整净利润”,高煜同步做出解释。他表示,对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口径下的1.25亿元的净利润,经调整后净利润因为剔除了一些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和支出,因此也更能客观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上半年诺辉经调整后净利润就是剔除了外汇近5000万元浮盈等一些非经常性的、非持续性的收入。”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诺辉健康还因一份做空报告被推上风口浪尖,进入8月以来,公司股价持续走跌。从内容看,该份网传做空报告对公司产品销售模式尤其是收入确认方法、医院渠道、产品售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质疑。

就此,诺辉健康也一一作出澄清。在2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公司CEO朱叶青解释称,常卫清的收入确认以完成检测服务为主,并全部经过外部审计师的审阅。

“常卫清的销售并不像某些检测试剂产品那样,通过(压)库存就可以形成收入。常卫清不管是从什么渠道卖到消费者手里,只有消费者取样并快递送到实验室,实验室对该份样本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后,我们才能和相关渠道确认收入。也就是说,收入确认的时候,实际消费已经发生了。”他说。

此外,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常卫清在不同渠道的出厂价也各有不同,其中以临床渠道为最高,民营体检渠道最低。目前,常卫清超过50%的收入来自临床端,但其中仍以民营医院为主。

公立医院方面,据朱叶青介绍,截至目前常卫清已经进入全国约300家公立医院的收费目录,并且以浙江省进展最快,已经进入省内51家公立医院的收费目录。

来源:财联社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